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大学:拿着985的旧船票,还能否登上双一流的新船?

2017-03-14 感到惋惜的 大学声




这篇文章,吉林大学的同学看了可能会觉得不高兴,或者不服气。

毕竟母校是自己一天黑八百遍都无所谓,但别人黑就忍不住出言反驳的存在。

但她身上存在的问题,相信你的感受比外人更深。

在国内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现在恐怕不是讳疾忌医的时候。




公寓成危楼只搬走一半人
另一半人没人管



让我想写一写关于吉林大学的想法,是从上周大学声的每日新闻版块报道过的一则消息:

 

3月9日上午,有网友在网上曝出一组墙面渗水、裂痕的图片,称图片是吉林大学新民校区十公寓。

 

这座公寓的阴面被划为“危险区“,住在这一面的同学被紧急通知搬走,而住在阳面的同学们则没有收到学校通知,依然住在公寓里。

 

该网友表示:“学校没有任何通知和官方的解释就连夜把住在阴面的同学全部搬走,我们阳面住着的同学完全没人管,也没有人给我们解释,仅告诉我们这是专家测评的那面的危险。”

 

“半楼人因为危险搬走,剩下的半楼的人不活了吗?不走动吗?楼房是整体,有问题都会受牵连”。

 

而当北京青年报的记者赴吉大校园采访时,一位居住在新民校区十公寓的学生告诉记者,搬走的学生大概是以学院为单位撤离的,但留下来一部分人并没有收到任何解释与通知。

 

“现在白天不方便上厕所,水房没有热水,不方便洗衣服”,“满走廊都是土和工人,刚洗好的衣服挂在走廊现在一层土,没有人给我们答复到底是怎么回事。”

 


3月9日下午,记者联系学校综合科,工作人员表示倾斜原因可能因为楼房老旧,开春之后墙体出现了裂缝。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情况出现之后,学校按照预案让部分学生撤离了十公寓,但他并不清楚为何在公寓留下一部分学生。

 

随后记者致电了学校宣传部,宣传部表示需要联系吉林大学的新闻发言人,但对方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而直到3月9日晚,学校才就此事公开发表情况说明,称宿舍楼只是出现了局部的墙体倾斜现象,不会危及整栋楼的安全。

 


亲妈的宝和后妈的草
上的真是同一所大学?




而据陈大夫从几位吉大的同学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实际上这次的“危楼“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学校长期忽视对于新民校区学生宿舍的基本建筑修缮保养造成的。

 

目前的吉林大学,是2000年由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六所高校合并而来的,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了目前南区,南岭,新民,朝阳,北区,南湖六个校区并存的结构。

 

按照吉大同学的说法,尽管大家上的是同一所大学,但有的校区是亲妈的宝,有的校区是后妈的草。

 

像吉大南区的同学,就属于接近亲妈待遇,近些年来整个吉大大部分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基本都在南区,各种现代化建筑设施层出不穷,而其他校区则比较惨,能分点边角料就相当不错了。

 

而新民校区的同学们则更加不幸,待遇属于后妈里的灰姑娘她妈。

 

吉大的新民校区是继承自当年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处于长春市中心的新民大街,校园内建筑多为伪满洲国时期的政府建筑,离长春市著名的历史遗迹“伪满八大部”很近。

 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的建筑大部分为宝塔尖顶,
时代气息浓厚的伪满洲国和式楼房

新民校区一大半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竟然是三十年代日本人占据东北时候盖的,而仍然沿用至今。

七八十年历史的宿舍楼学生依然住在里面。由于是已经建了大半个世纪的老楼,自然阴暗潮湿,采光通风条件都不好。

 

而且,每个宿舍没有卫生间,公共卫生间也往往清洁情况感人,周围十米二十米的宿舍都能长闻其香。

 

如果能分到新改造过的上床下写字台四人间还算比较幸运的,如果住进了新民校区大多数同学的八人寝,在东北可能一冬天都很少能开窗户通风的情况下,那种气味简直能让初来乍到的人窒息。

 

更令人咋舌的是,吉大新民校区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澡堂,学生洗澡要步行20分钟到邻近的朝阳校区去洗。

洗澡不方便对于一般文理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还算是个小问题,但对于那些整天要做各种实验,甚至偶尔要和福尔马林池子里泡着的尸体进行一下亲密接触的医学生来说,做完实验回到宿舍,却不能痛痛快快地冲个澡洗掉一身福尔马林臭味,简直就是不人道的待遇。

有的专业的同学大一时在南区,大二大三时搬到新民校区,往往有种时间穿越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大家团结在毛主席身边一颗红心建设祖国的时代。

 

      吉大新民校区 白求恩像
                                      

由于年久失修,新民校区的某些教学楼冬天没法正常供应暖气,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里,没有暖气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能够想象。以至于有同学去上课或者上自习的时候都是裹着棉被去的。

 由于校区处于长春市老城区,但却既没有围墙,也几乎没有安保力量,宿舍的各种失窃案件频频发生,甚至还会出现校外人士骚扰女生的事情。

 

说句实话,如果你是一名新生,来到学校发现自己的宿舍是这副样子,你会不会会有种想哭的冲动?    

 

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新民校区的学生基本都是医科类专业的学生,不少同学的录取分数都在整个吉大算是比较高的,但到了学校后却发现是如此的破败,无疑有种希望幻灭的感觉。

 

在网上有传言是因为吉大准备把新民校区卖掉,所以才在各种方面能省就省多年不改善住宿环境。

 

学校的土地资源怎么利用,我们没法说三道四,但为了卖地就不给校园里还在正常学习的学生提供合格的基本服务,这让这些同学怎么对学校爱得起来?

 校领导视察新民校区宿舍环境


吉林大学——近二十年里
国内没落最厉害的高校之一



如果我问: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水平上升最快的高水平大学是哪所?恐怕上海交大和浙大的同学能在评论区打起来。

 

而如果我问,最近这二十年里,国内没落最厉害的高校有哪几所?恐怕那几个校名里,肯定会有吉林大学的名字。

 

在本世纪初,相当一部分国内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家公认的成功范例是浙大1998年的四校合并,而公认的反面教材则就是2000年吉大的六校合并。

 吉大六个校区中建设最好的南区

除了本来吉林大学的实力就不俗之外,被合并进吉大的五所高校在当年都属于国家部委直属高校,其中像吉林工业大学甚至还有独立竞争211一席之地的能力,但从合并进吉大以后,就成了1×6<2。

 

如果论刚合并的吉林大学的硬实力,法学,化学,地质,考古,机械车辆等专业都是国内顶尖,文理工三大主要学科吉大都有拿的出手的东西。

 

乍一看真的是一所文理兼得实力均衡的国内一流综合性高校,甚至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了。

 

虽然靠着庞大的规模,吉大在整合后国内大学排名是有升高,但合并几年后在不少省市的高考分数水平却不升反降,还不如原来合并前的吉林大学。



关于吉大合并为什么不成功,陈大夫见过的最有意思的说法是这样的:


学弟问学长:“吉大没合并之前,吉大,吉林工大,东北地质,长春邮电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个个都很NB,为何在一起就不行?”


学长拿出一碟芝麻、一碟花生、一碟瓜子、一碟核桃、一碟杏仁让学弟分别品尝,问他:“好吃吗?”学弟点了点头。学长又拿出一块五仁月饼给学弟品尝,学弟吐完恍然大悟。


合并后的新吉大,就像这样一块五仁月饼

 

问题的关键,在于合并的这几所大学之前历史上就没有什么瓜葛,被合并进吉林大学完全是吉林省政府的意志唱主角,几乎每所学校从上到下对于合并都有抵触情绪,在整合方面也一直非常不顺利,不论在资源整合还是人员的分配上,都遇到了重重阻力。

 

而浙江大学的合并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合并的四所高校都是民国时期的国立浙江大学分出去的,合并是各校主流的人心所向,再次整合起来并没有本质的阻力。

 

新吉大的各种隐患,最终在几年后以财务危机的形式爆发,由于合并前几年大拆大建搞基建没有节制,到了2007年,学校宣布欠了银行30亿元,光利息每年就得付1.5到1.7亿。

为了拜托入不敷出的困境,吉大选择向社会公开其财政情况,并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

 


 吉大债务事件的爆发,客观上反而

促进了国家重视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985大学也能“准破产”,在国内的教育圈里一下子爆了个大新闻,并且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大学基础建设过热和高校财政债务危机的讨论。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吉林大学,则这些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一直在逐渐回血慢慢还钱,直到2016年6月份才宣布已经还清了所有的银行贷款。

 

吉大的本科生四万多人,研究生两万多人,总共全日制学生6.9万人的招生规模,是全国所有高校里数一数二的,给学生提供宿舍的压力非常大。

 

正因为没钱给全部学生建新宿舍楼,吉大才会让那些已经七八十年历史岁数比校长都大的老古董宿舍楼,稍微重新粉刷改造一下继续服役。

 


“985”“211”的旧船票
未必能上“双一流”的新船



吉林大学的衰落,你可以把它归结为是东北整体经济地位不复从前的副产品,也可以怪罪当初合校时缺乏考虑一口吃个大胖子,甚至可以让某几任校领导背锅。

 

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的,国内不少高校都经历过合并整合的阵痛,以及巨额债务的困扰,在怨这怨那之后,吉大的未来还是要自己学校的师生来描绘。

之前的十几年,不少高校还能躺在功劳簿上,靠985,211计划一员的身份,享受着国家各种经费和政策的倾斜。但这样的好日子,恐怕是过到头了。

 



全国39所985院校,吉大赫然在列

 

中国高等教育的旧秩序正在崩溃,所有高校都面临着一轮重新洗牌,而新的秩序里有没有你的位置,就取决于你在这个关键时点上展现的水平和能力。

 

而吉大的地位显然岌岌可危。2014年,吉大化学系理论化学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摘牌,当时有吉大校友就在微博和知乎的评论中表示,这只是房顶掉下来的第一颗石子,在一批大师纷纷退休之后,吉大的学术研究水平已经难以维持。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双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单靠985,211的船票,上不了双一流的船。

 


消息一出,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最可能利益受影响的,则就是吉大这样,虽然在985,211行列里,但因为种种原因,近些年发展不顺利的高校。

 

一年前,当教育部刚刚公布废除“985”“211”工程时,陈大夫就曾经撰文表示支持(《为什么我为985,211工程将被废除而举双手叫好》

 

而我一直认为985,211早该废除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制度形成了一个封闭俱乐部,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在发展过程中渐渐掉队了的学校淘汰不了,久而久之甚至变成了靠211或985的名头吃饭,拿着国家的大笔科研资金却不出活,教学水平也并不出众,学生冲着211,985 的金字招牌费尽千辛万苦考进来,才发现原来是跳进了深坑。


 

而目前马上要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摘掉所有大学头上“贵妃”“嫔”“答应”“常在”之类的头衔,改成“超女”式的评选,让这些大学都同台来选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谁是天生丽质谁是东施效颦,自然就一目了然。

 

而当身份,历史和政治影响力都不再纳入考虑,大家单纯靠自己的长相身材来说话时,吉林大学还有没有信心,挤掉那一众做梦都要上位被皇上翻牌子的妖艳贱货,维持甚至提高自己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呢?

 

今年上半年,第一批”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名单就将要公布,吉大还能否在双一流里有一席之地,我们拭目以待。

 


吉林大学想要振兴
必须对官僚主义宣战



在网上,吉大的同学们对于学校的各种评论和意见当中,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反映学校的官僚气太浓,制度僵化,办事效率低的过分了。

 

这些事情,从这次校方这次处理危楼事件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不清楚为啥留下一半同学没搬迁的工作人员;记者永远联系不到的发言人;不知怎么又冒出来信誓旦旦,说楼一边有倒的危险不会影响另一边同学生活的“专家”。

 

而在学校后期公布的信息中,也没有丝毫问责的意思,实在让人费解,在吉大的管理者眼里,这些是不是都属于正常现象?

 

而这种学校管理制度的僵化,以及对学生利益的漠视,说句实话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但在吉大则尤其严重。

 

像新民,南湖等被忽视多年的校区同学,这些年来像宿舍楼房顶漏雨,宿舍楼着耗子之类的小毛病一直不断,他们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来发声反映,但一直没能得到学校的重视,最终这次终于上了头条。

 

还有同学撰写长文,来叙述自己在毕业时,发现学校发给的派遣证上信息有误,结果遭遇了档案被寄到了错误的单位;多次电话查询三个多月毫无结果;只能自己亲身坐火车回学校,翻遍了整个南区也找不到自己的档案被扔到哪里去了,连接收记录都找不到的问题。

 

而更多的同学在抱怨,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要跑好几个校区去到处找人签字盖章,而且很多时候还根本找不到责任人,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这些事该找谁负责。

 吉大最著名的特色:运动会集体长拳太极拳表演

而像让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半集合练大舞长拳,每天必须练习三四个小时持续一两个月,就为了给校运动会站个台做个集体表演,还把参不参加活动和能不能参与评优拿奖学金绑定起来。这种事情恐怕在其他大学同学眼里都难以理解,学生也每年都怨声载道。

 

在知乎上“在吉大如何逃过运动会跳大舞打长拳”的问题下,去开住院证明的,报名运动员的,甚至利用自己学医,给手上打上石膏装伤残人士的,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吉大同学开玩笑说,展示自己学校实力的方式,有的大学是请大师,有的学校是盖大楼,而我们学校则是跳大舞。

 

而这样充满社会主义色彩的“吉大传统”,这么多年竟然能一直保留了下来,在陈大夫看来真的是颇为魔幻的事情。

 

吉林大学想要摆脱目前不断flop的现状,就要真的痛下决心,向低效的管理体系,随处可见的冗员,以及受东北地区社会风气影响造成的依靠关系打天下的落后文化宣战。

 

否则拿着一张985的旧船票,也可能在冲刺双一流的过程中自己掉链子,在中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甩的越来越远。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请点击




面对这些奇葩舍友,束缚我的不是善良而是杀人犯法


大学里的异地恋,真的没有未来吗? | 情感急诊室


怎样用一句话证明你很穷?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大学学业生活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