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户咨询后无下文,怎么办?

郡主CoCo 姚俊倩CoCo
2024-09-15

销售跟进的动作,是需要做的。

 

但是,又不能毫无章法。

 

学校给我们的教育,职场上给我们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生产专业知识,在如何销售专业知识上,那就是一片空白。

 

在律师产销一体的模式下,我们在生产知识,解决客户问题的同时,身兼销售知识的重任。

 

即便有师傅肯教,但是看着师傅做,跟着师傅学,也有种,看不透,摸不着的不可言状。

 

同为法律人,同样做过律师,我太懂这个痛了。

 

当然,向跨行的销售学销售知识,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咱们得学会灵活运用,移植到法律专业知识销售的具体场景里,千万不能照搬。

 

毕竟,绝大部分跨行的销售,不用负责生产产品。而且,无形知识产品的销售难度,是大于绝大部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产品的。

 

再加上咱们的客单价高,这个难度又再上了一层。

 

所以,咱们的销售跟进的周期会特别长,而且每一步销售跟进,都必须贯彻一个原则:

 

对客户有用,让客户回复。

 

这篇文章,咱们就以三个具体的「没下文」获客场景,来聊聊如何做好法律专业知识的销售跟进。


场景一:客户微信加好友后,没有下文

 

 

这可能是你在网上写文章,讲课,留下了微信的信息,客户找到了你,或者是别人向客户推荐了你,却没有告诉你。

 

友好地加了微信后,客户就再也没有联系咱们了。

 

这个时候,咱们也不用矜持,可以直接回复一个问题。


私信回复举例: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我是XX律所的XX律师,请问,是有法律问题想咨询吗?乐意为您解答。


批注:

 

1、对客户有用:

「是有法律问题想咨询吗?乐意为您解答」这句话是在帮客户。

 

2、让客户回复:

「是有法律问题想咨询吗?」这句话,也是让客户回复的设置。比起单纯的找招呼,客户回复概率会高很多。

 

当然,我也知道,咱们也担心各种被「白嫖」。这里,想和大家说的一点就是,被一定程度的「白嫖」,可能是所有做知识服务的专业人士逃不掉的命运🤓。

 

只不过,程度有深浅而已。

 

懂得如何高效率地占据客户心智,尽可能地将客户的「法律专业问题」咨询解答转为「法律专业服务」的销售解答,缩短被「白嫖」的时间,提升销售的转化效率,是一个技术活。

 

前者是回答「法律」问题,后者是回答「销售」问题。

 

前者考验的是咱们的法律知识,后者考验的是咱们的销售技能。

 

我曾经有听一位年轻的律师吐槽过,接待一位老大爷的咨询,聊了一整个下午的专业法律问题,差点就帮老大爷把文书都写出来了,但就是没有引导到签约服务的点。

 

这件事,激发我做了这门课:《如何把谈案咨询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插个嘴,大家想听吗,哈哈~


场景二:客户线上咨询后,没有下文

 

 


更近一步,如果客户咨询了,咱们也做了签约服务的引导,但是,仍旧没有下文怎么办?

 

咱们区分线上线下两个场合。

 

如果是线上的咨询,可以收上1w以上的费用,咱们就引导客户来线下和我们见一面。

 

线下的好处,见上一面,信任会大为增强,而且,来到咱们自己律所的场,可以让客户对我们的门面硬实力和专业软实力有更直观的认知。

 

这里的1w,只是一个线下谈案的收费底线举例,由咱们自己来定。一般而言,超过1w的购买决策,纯线上比较难达成。而且, 年龄越老的客户,难度越大。

 

私信回复举例:

 

XX您好,我是XX律师。上次和您沟通的XX问题,咱们把大概的解决思路聊清楚了。如果您这几天有空,邀请咱们来律所,我们一起见个面。您可以把XXX这几项对您的案件有关键影响的材料一并带过来,我们帮您把详细的方案理清楚。

 

这周三的下午2点,或者周四的上午10点,您觉得怎么样?


批注:

 

1、对客户有用:

理清楚更详细的方案。

 

2、让客户回复:

不是简单和客户说「您觉得怎么样?」,而是「这周三的下午2点,或者周四的上午10点,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假定客户一定会来,比起简单的「您觉得怎么样?」,是一个销售中经常用到的「假定成交」技巧。


而且,给到一个二选一的选择,客户下意识地会直接去查自己的日程,这两天是否有空,这就跳过了,到底「要不要去」的前提。

 

这样,沟通效率更高,更能推进客户来律所谈案。


场景三:客户线下咨询后,没有下文

 

客户都线下来咨询了,这是成交可能性最强的场景。但是,即便线下都见了面,去过了律所,仍旧没有下文,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到客户专属的服务方案。

 

如果客单价是10w以下的,值得给客户线上发一份专属的服务方案。

 

如果客单价是10w以上的,值得再约一次律所谈案或者去对方的场合,做PPT,现场汇报解读给客户做的专属方案。

 

这里的客单价,也只是一个举例,大家按照本地的实际收费情况和自己的客单价水平,做相应的个性化调整。反正,一般而言,客单价更高的客户,决策周期更长,需要咱们使的劲也更加多一些。


私信回复举例:

 

XX总您好,这是上次咱们见面聊过您的案情后,给您做的专属服务方案,您可以看看。

 

咱们的问题比较棘手,需要立即展开行动,以免贻误时机,我们这两天,可以约个时间一起把方案的关键细节给过一次。我们到您那里,或者您到我们律所这,都行。

 

周二上午10点,或者周三上午10点,看您哪个时间方便?


批注:

 

1、对客户有用:

除口头咨询给答复外,提供更一步的纸质服务方案,而且还可以当面汇报细节。

 

2、让客户回复:

同样是「假定成交」,让客户「二选一」。

 

看到这,你可能也会嘀咕,我的天,客户还没有付钱,我不仅要免费给客户咨询,还要给客户做专属服务方案,这也太费劲了吧。

 

法律服务真的这么「卷」了吗?

 

唉,咱们还是不要滥用「卷」这个词了吧。

 

服务方案咱们自己做几次,沉淀固定的模板套路。

 

而后,把个案中回复客户的口头咨询的话录下来,让助理结构化,整理成文字稿,也不是那么费劲。

 

更何况,固定的模板套路,我也给大家做了不少模板,可以直接下载使用。

 

 


想想,如果客户咨询别的律师,都是口头回复,就你给整出了有内容有颜值的方案,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品质,占领客户心智,这不就成了嘛。


对了,不过,还是得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即便上面的这几招都用到位了,客户可能最后还是不会在咱们这里买单。


具体的原因,得个案分析。


不过,如果咱们连上面这几招都没有用到位,客户在咱们这里买单的概率,绝对会大大降低。

 

---

 

以上是针对「客户咨询后无下文」的情况,给大家的一个场景还原和私信举例。

 

除了私信的回复,我们在这期间,还需要从始至终贯彻一个动作,就是持续地通过朋友圈去影响客户,给客户立一个「人设」:

 

这位律师不仅很专业,而且有「人味」。

 

注意,人设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一个中性词,请大家不要反感。

 

1、很专业

 

通过我们发到朋友圈的办案经过、胜诉判决、微信文章、社会热点解读、视频号等多种内容形态,可以打造「很专业」的专家形象。

 

 

 

 

 

2、有人味

 

在「很专业」的人设上,咱们律师还是做的不错的。但是在「有人味」的点上,欠缺的就比较多。


可能是因为法律本身是属于需要人客观冷静的知识,咱们做这项知识服务,调性偏高端商务,所以,大家不愿意,或者觉得不应该在朋友圈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面。

 

也算是,有理可循吧。

 

不过,要取得客户的初步信任,靠的是「专业」,要赢得客户的绝对尊重,靠的是「人味」。

 

那句江湖上的话怎么说来着,「我,认的,是你这个人」。

 

所以,大家可以多试试,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好玩、符合人性,能激发人性上共鸣的细节发到朋友圈,你收获的可能不再是买单的客户了,而是,一辈子的朋友。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这朋友圈发多了,被客户屏蔽掉了怎么办?

 

这里,要说一个,会被屏蔽的朋友圈,内容上的决定因子,大于频率。

 

如果内容都是硬广,没有任何价值感和观赏性,那么即便一天只发一条,也可能被屏蔽。

 

但是,如果内容对客户有用有趣,那么即便一天发10条,客户都不会屏蔽。

 

当然,也不是要让大家真的发10条,一天一般能发个2-3条,最多到7条,可能就是大家做到高质量朋友圈内容创作的极限了。

 

---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了。

 

接下来,又是硬广时刻啦~

 

《法律服务产品化落地指引》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将这5年来和300+律师团队,从市场端到作业端,实践法律服务产品化的经验和教训给写出来的成果。

 

 

它也可能是现在市面上第一本系统讲法律服务产品化方法论的工具手册。


具体介绍,请戳:《5年,300+团队辅导经验,总结出法律服务产品化的3个公式


如果感兴趣,欢迎文末扫我微信,私信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姚俊倩CoCo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