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理十八载,传统向未来的锐变丨iCourt

韩丹 iCourt法秀 2020-11-07

线上法学院“橙色星期三”

分享创业故事与执业经验

全面助力思维与技能提升

体验线上法学院,扫描二维码联系诺诺多

受访人: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

受访人联系方式:victorzhengwei

作者:韩丹
单位:iCourt

编者按

大争之世,锐变方得出路。相信专业和品牌的价值,安理从组织到团队,再到技术的突围,不断为其赋能,最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他们继承传统,奠定了专业口碑,他们打破传统,坚定地走一体化道路,吹响向未来的号角。今日文章,带您领略安理从传统向未来的风采。

从创办安理,陪伴安理,一直到见证安理成长为年创收增长超50%、入围 ALB “十佳成长所”的现在,作为安理创始合伙人的王清友一直关注着如何发展组织,如何为团队赋能。

 

1992年,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王清友被分配到了国家机关。机关待久了,工作变得得心应手,另一方面,王清友也觉得缺乏挑战。

 

那几年恰逢中国律师业务开始向市场化转型,看到做律师的同学在职场意气风发,他心中的“律师梦”被点燃。

 

1995年,为了实现梦想,王清友进入了一家小型律所,开启了律师职业生涯。

 

小型律所的问题很明显:资深律师自顾自做业务,不管新人培养,不关心律所整体发展。得不到正规培训的王清友那段时间经常动摇:是不是选择做律师是错的?这样下去能当好律师吗?

 

两年磨合期后,成为独立的执业律师的他进入了一家大所工作,并开始系统学习如何规范化执业。直到现在,他都十分感激这段在大所团队得到悉心指导的经历。


向未来的组织:从精品化到品牌化

每位律师都是创业者,罗马也并非一天建成。一份成功的事业,最开始都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安理创办的前几年,因为不同事业方向的选择,几位创始合伙人离开了安理,只留王清友和十来人的小团队支撑。可哪怕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想走回头路。

 

2010年12月,王清友当选北京朝阳区第一届律师协会副会长。之后的近十年,他和团队稳中求变,变中有进,安理北京办公室逐步发展到了现在49位合伙人,资深执业律师120人,专业人员超过220人的规模。


随着深圳、南京等地办公室的相继筹办、开业,安理的全国布局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安理律师事务所为中国政法大学捐赠教育基金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逆流中,安理靠着扎实的韧劲儿一路逆流而上,逐渐跻身北京律所的前排,2018年底,安理也转制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特殊普通合伙律所之一。

 

创所是从律师到律所管理者的身份转变,在律协任职的经历则让王清友作为管理者跳出单个律所,转换思维,开始宏观看待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律协接触诸多律所和律师之后,他对组织的思考愈加深刻。什么样的律所能够做长远?做规模?还是深耕行业?安理的定位和前途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每天都叩击着心弦。

 

路越走越明朗,一开始就做规模肯定比不了传统大所。最终,专业化、做精品的定调成为了大家共同认可的落脚点。


通过整合客户资源和内部结构,安理开始了精品化方向的组织发展。从分配制度这一焦点出发,吸引了更多优秀律师的加入,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安理低调前行,逐步在一个个行业走到了领先位置。

 

2013年,安理设置管委会作为日常决策机构,定期召开管理人合伙会,通过程序制度解决律所发展的问题。从大到小,从目标到方法,从律所定位到专业分工,管委会的讨论保障了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


比如最近安理的“迁址”议题,一方面规模发展需要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北京 CBD 核心区的影响力能够反哺品牌,为律所更远大目标的设立和实现提供动力。管委会的讨论集中在具体推进上。针对其他问题的讨论,管委会则从希望达成的结果出发,保证安理的航向不偏离轨道。

 

近几年,安理通过一系列改革已经逐步完成了当年“精品所”的目标,现在,他们开始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前进。

 

2001年创所时,几位创始合伙人一共想了三个名字,最后确定为“安理”,是因为大家希望这家律所内外兼修,秉持法律人的操守,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得理”,让客户“安心”。

 

未来十年的安理,将朝着更加精细的行业方向发展专业服务,达到“芯片级”的精度和服务标准。同时,打造品牌优势,增强影响力,实现从精品到品牌的蜕变。

谋发展的团队:“一体化是人性的选择”

一体化在律师圈已经不是个新鲜词,可到底什么是一体化,却很少有人说得清。

 

对安理来说,一体化就是核心层的志同道合,归根结底,这是一种“人性的选择”。在安理,管理层都认可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保持着非对立的谈判沟通,为文化“求同”,并落实为制度成果。

 

这种认知前提为团队和律所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律师事务所有点像企业,企业里大家是可以用脚投票的,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差异消失,有的时候,差异也是好事。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作为整体,提升行业竞争力,再去关注调和差异、平衡内部公平。”王清友说。

 

为了提高行业竞争力,安理对青年律师的培养特别肯下功夫。这一点从合伙人的办公室布局上就能看到安理对年轻人的倚重。

 

安理合伙人们的办公室都没有窗户,所里其他年轻人的办公区域则很开放,能够看到窗景。王清友的办公室更加简单朴素,有时候他不在,会议室不够用,大家就把他的办公室用作开会地点。

 

当年在小所做律师的困惑、在大所得到的锻炼使王清友非常重视团队和律所管理。

 

安理的管理层由70后和80后作为中坚力量,他们在业务规划、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贡献非常多。尤其是80后,担当重任的同时成绩斐然,这与安理要成为“优秀青年律师和青年合伙人的孵化器”的目标分不开。


郑玮是安理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作为一名85后合伙人,他不仅在争议解决业务中业绩斐然,而且在安理承担了品牌建设的重任。在谈到团队选择时,郑玮律师说:“你是愿意加入一个已经规则分明、相对固化的团队,还是一个高速发展、充满变化的团队?我选择后者。在这里,很多事并不完美,但你能感受到与团队共同成长。”

 

安理合伙人郑玮律师与同行探讨新经济形势下

律所应对与发展


进入新时期的安理现在在尝试一体化的本土结合。第一是从律所文化理念、工作氛围、责任意识等软实力入手,形成相对统一的律所价值观;第二是不断挖掘客户深层次需求,提高精细化的专业服务能力;第三是讲究传承和培训,通过举办上百场“安理讲堂”,实现了理念的统一和业务的精进提高。

 

无论是规模大所、还是精品专业所、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小所,对安理来说,律所管理的最大目标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锐意进取的年轻人:技术驱动法律


 面对技术对法律行业的变革推动,安理的合伙人侯锦荣律师认为“技术”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定义。一类是提高律师工作效率的大数据、模式识别系统、智能预测等工具类科技,另一类则是法律内容方面的“技术”。

 

一、工具层面的技术

 

工具类技术的运用,使安理从接案检索、利益冲突到专业人员调配、主办与协助的决策,到最终的跟踪反馈都有了严格的规范流程。

 

借助可视化管理的方式,安理在处理跨地区、跨国家业务时,紧密的网络化服务也形成了快速、高效、优质的特点。

 

安理积极利用包括iCourt产品在内的各种前沿科技工具,同时对懂技术的青年合伙人十分倚重,这也使安理能够从团队层面整体借助技术的力量,快速成长。

 

二、法律内容的“技术”

 

法律是一门技术,法律也是一门艺术。在内容层面,法律技术更多表现为一种理性哲学的魅力。

 

对安理来说,深厚的客户基础和专业积累是地基,品牌和文化则是房顶,中间的梁柱在不断增多、细化的过程中,则实现了法律内容的技术操作。

 

在使用工具方面,青年律师有自己的优势,在法律内容层面的技术成长需要青年律所更多向资深律师学习。锐意进取的安理人能够摆脱惯性束缚,实现自驱高速发展,与“技术”的使用、传承是密不可分的。


安理2019年年会主题“安理·向未来”


从传统向未来的思考并不容易,这需要平衡继承和发扬,抛弃开亦步亦趋的“方便”,在领先行业的方方面面布局。

 

安理十八年,到现在还保持盎然生机和高速发展,就是一次又一次在主动思变中实现的。相信之后的安理,还会在不断的求索中带给所有人惊喜。

今晚19:30,线上法学院“橙色星期三”,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王清友、合伙人邓永泉、郑玮与大家分享:创所18年,安理如何锐意求变,实现年度律所创收增长,实现传统向未来的锐变。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线上法学院”橙色星期三“。


体验 线上法学院

扫描二维码

联系诺诺多

专栏编辑:韩丹  |  责任编辑:Puredo


法秀为法律人带来有价值有温度的阅读

投稿或与主编君交流请添加微信号:law-yunc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